標籤

2012年11月8日 星期四



苏丹街导览:序曲
  • 卓振宏
  • 2012年7月2日 下午2点30分
 
我们强调古迹延续着几代先民走过的生活足迹,每栋老街屋的木头、石块记录先民开垦于此的痕迹,所以古迹具有承先启后的文史教育功能。衡量一座城市的生活素质,除了人均所得外,古迹保存的多寡、文物古迹是否保存完善,也是重要指标之一,亦衬托该座城市的文化气息。

而且站在地方历史的角度来看,保存代表着我们有关怀过去生活的情怀,由此也会更爱惜自己生活的地方。

“遗迹”、“遗产”、“古迹”


在黄集初先生的安排下,我带着宽柔校友会导览了苏丹街。如今的苏丹街逼迁处于拉锯,好多的吉隆坡人以文艺、表演、导览、口述历史收集方式为苏丹街做点事,惟还是有小部分的群众认为苏丹街两排新旧不一,街后巷脏乱简陋,若称之为文化遗产有些说不过去。

说实在的,当“遗迹”和“遗址”加冕于建筑之上,人们的想象空间开始天马行空了:这座建筑一定是气派万千、雍容华贵等等所能想到形容宏伟建筑的赞美。

当然,决定此处是否“遗迹”、“遗产”、“古迹”并不是一般人说的算了,据联合国文教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保护条约》(注一)所做的定义如下:

1.    表线人类创造力的经典之作;

2.    在某期间或某种文化里对建筑、技术、纪念性艺术、城镇规划、景观设计之发展有巨大影响,促进人类价值的交流;

3.    呈现有关现存或者已消失的文化传统、文明的独特或稀有之证据;

jalan sultan 290612 014.    呈现人类历史重要阶段的建筑类型,或者建筑及技术的组合,或者景观上的卓越典范;

5.    代表某一个或数个文化的人类传统聚落或土地使用,提供出色的范例特别是因为难以抗拒的历史潮流而处于消灭危机的场合;

6.    包含了具有出色的自然美景及美学价值的自然现象或地方;

7.    显示出地球历史的各个阶段主要优秀的东西;

8.    显示出关于生态系或者是动植物生态学的、生物学的过程的重要案例;

9.    拥有最重要及显着的多元化生物自然生态栖息地,包含从保育或科学的角度来看,符合普世价值的濒临绝种物种。

10.    具有显着普世价值的事件、活的传统、理念、信仰、艺术及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链接。

苏丹街虽不是人类创造力的经典之作,周边建筑好多都不是殖民地时期或殖民地以前,也更不可能是(8)、(9)和(10),惟它却是“呈现有关现存或者已消失的文化传统、文明的独特或稀有之证据”,而如今亦是“某一个或数个文化的人类传统聚落或土地使用,提供出色的范例特别是因为难以抗拒的历史潮流而处于消灭危机的场合。”

大马现代史=锡矿发展史
jalan sultan 290612 02马来西亚的现代化离开不了锡矿,若非马来腹地有丰富的锡矿,相信英国宁愿守着海峡殖民地贸易,也不想进来的。鉴于此,马来西亚城市的开拓,锡矿是直接的原因,而往往距离锡矿与河岸之间的地方,就形成了矿工聚落,也是如今一些城市如太平、怡保、还有巴生谷都市的雏形。

只是独立后的今天,当锡矿不在了,人事已非后,这些因锡矿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城市,往后岁月要如何说服后代,这里形成的理由?

苏丹街,甚至于茨厂街是这块历史的一部分,1870年的吉隆坡街道图、1889年吉隆坡环境地图、1895年吉隆坡市镇平面图都标示了这些街道。它们是吉隆坡开拓后,逐渐形成聚落至城市时一并存在的。虽然苏丹街店屋予人凌乱、风格不一的印象,惟这些“景然不同”如同一部笔记,记载这个年轻城市这些年的改变。

不过5月初,苏丹街保卫运动热火莫熄开展之时,文化遗产局接受报章访问指出,苏丹街80%建筑物已经过改建或改变外观,因此虽然历史悠久,却只能列入“未在宪报上颁布列文化遗产”的组别,不受现有法令保护。由此,捷运公司不需获得文化遗产局申请任何批准,就能在苏丹街进行“有关的事务”。

文化遗产局多年前认为苏丹街有素质列为文化遗产,因此该局官员开始自行研究,以找出苏丹街是否符合资格,“经过初步研究结果,文化遗产局于2007年把苏丹街列入‘未在宪报上颁布列文化遗产组别’的文化遗产。”

苏丹街空有“文化遗产”虚名

在上述组别下,苏丹街只拥有“文化遗产”的虚名,却未具获法令保护的资格,但因有了这个名衔,教科书内容可列苏丹街为文化遗产区或建筑物。

Jalan Sultan 160911遗产局是根据2005年国家文化遗产法令(645法令)第67条文,判定苏丹街是不符合法律条文列出的9项资格或条件要求。当局认同苏丹街的集体记忆历史价值是无须质疑,惟实际的建筑物不能符合资格或告诉人们,这是文化遗产。

接受访问的文化遗产局官员披露,他了解国人爱苏丹街,但站在文化遗产角度来看,苏丹街的建筑物是“最大的问号”。(注二)

嗯,官方腔调是这样的,那么我们看看文化遗产局所依凭的2005年国家文化遗产法令(645法令)第67条纹。法令明订文化部门可以该建筑具扮演这个方面的连接角色如现代与过去、社会与文化,教学材料。这样的条件,不会只是“其它”吧。

近同一个时期,新加坡宣布新的历史古迹清单,其中就有45年的新加坡大会堂、56年的林谋盛烈士纪念碑、88年的世界大战阵亡战士纪念碑,列为该国古迹之列。这些年轻建筑成为遗产,在当时亦有争议。

然该国古迹保存局说,这批建筑之所以获选列为国家古迹,是因为它们的社会历史意义以及建筑特色。例如这次获选的新加坡大会堂,前身是“新加坡大会堂与职工会大厦”(Singapore Conference Hall and Trade Union House),和国家迈向独立的历史息息相关。(注四)

为发展牺牲“苏丹”
save jalan sultan protest 060512 15那么,伴随国家历史走来的苏丹街就更具有遗产的资格了,若然不是一条街,也应该将里头仅存的店屋建筑保护起来。然而,吊诡的是文化遗产局说2007年开始努力将苏丹街列入文化遗产,当2010年首相纳吉宣布了捷运计划,掀起激烈争议之时,文化遗产局却更改立场:苏丹街不是文化遗产,捷运公司无需照会或取得批准。(注二)

维持城市价值观最重要的就是让历史的特质继续传承下来,如果为了发展把历史特质消灭掉,那么这就感性和理性方面,都是很大的损失,人们就再也不会喜欢这样一个地方了。然而发展是硬道理下,许多历史的景观“牺牲”给了摩天大楼,即使它刻上了先民百年来生活的印记。

当然在强调培养保存意识外,也需掌握什么东西该留或无需保留,遗产保护不成了阻止城市再成长进步的绊脚石,两者是和谐平行的。惟除非市民们自心里体会到认识历史、尊重传统是一种力量,否则“守护文遗”仍只是虚的口号,无法成为新文化建立的支柱。


注释:

(一)张集强陈氏书院人文课程《城市规划与古迹保留》,第四堂《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

(二)文化遗产局:80%建筑物已改建 苏丹街不受法令保护(中国报2010年5月8日)。

(三)2005年国家文化遗产法令(645法令)第67条纹(Akta Warisan Kebangsaan 2005 (akta 645)seksyen 67 )

(四)连同海滨公园纪念碑群 新加坡大会堂列为国家古迹(新加坡《联合报》2010年12月28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