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2年11月8日 星期四



他们的边加兰故事
  • 卓振宏
  • 2012年10月16日 中午12点13分
 
【艺文】文化行脚
他叫林友胜,家三代捕鱼,就在边加兰这片海域,由上两代人划出的“地盘”作业,每日出海三次,每次的收入平均有一千元,最高有三千元。这里的渔民生活令其他同业称羡,距离近、气候稳定、渔获稳定、市场近。
渔场离家不远,从家后面的码头出发20分钟航程就到了,勿需远航至外海。国内好多渔港渔民如今都要远航至边界作业,有时还会因为过界,结果暴露在海盗暴力、军警勒索下苟且,这边的渔民是天佑的喔!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忧生计、不烦海盗勒索,日子过得优渥,很滋润。七个海湾是避风港,其实这片海域所处海峡气候稳定,季候风影响不大,浪头不大,全年皆能出海。
林友胜每日撒11面网,过去是撒21面网的。我们随他出海收网,黄昏的海面,回头望岸上,你能了解为何湾上小镇,都要加个岛的头衔,如大湾岛、二湾岛、三湾岛、四湾岛……七湾岛, 先民初来这里,在船上看过来,以为是岛的海湾,沿着海湾发现更多的海湾、“小岛”,开荒经营许久之后,才知道这里这些“小岛”是一体的。
平静的海洋渐成往昔
边加兰填土工程开始后,捕鱼面积缩小、渔获少了很多,所撒渔网也不断减少,四个月下来,渔网只能撒11面了。海浪带来了更多的泥沙,随着眼前“新大陆”面积不断扩大,海边淤泥越积越厚。林友胜推着舢舨出海,一次比一次费力,而这次又有我们这些“重量级”在舨上,林老板,抱歉了。
NONE林生与助手将网捞上来,口里唠叨着,驶过这里的船增加了,尤其是运沙船,大船对在近海停驻作业的渔民来说,是个小霸王,不仅是所带来的泥沙成了新大陆的食粮,它运行时的大浪,使船身不停摇摆影响作业。那平静的海洋,渐成往昔了。
入网的多是白带鱼,随船的我们有六人,看着捞上来的渔获,如检质员般,检查渔获,大数量的白带鱼外,还有斗鲳、比目鱼、明虾、老虎虾、花蟹、乌贼等,还有好多好大一朵的水母。比目鱼,我是第一次看见,生物的形态都是在教科书学的,不比眼见为明,手模为实。
林生说,11面网的渔获最多也是六个箩筐, 80公斤左右,只是过去的一半,这过去不久,恰恰就是四个月前。白带鱼很多,不过好吃、价格贵的白带鱼是有黄色或银色的鳍,相反的白色鱼鳍,最后只能低价卖给养鱼场作饲料了,这次的收获又是以白鳍为主。
不是反发展,是住民自决
认识陈耀文,是因为面具。那一次出席柔南黄色小组边加兰写生,龙虾超人逗着小朋友玩, 边加兰人的忧愁暂时离去,有着是童言无忌,而他身上则是返老还童。口里调侃他“金鱼老”,心里委实敬重他的努力与坚持。
NONE陈耀文的龙虾超人装扮,是村民公民不服从的象征:要的是自决,而非拒绝发展。我看见这位铁杆汉子,930集会终落下泪,夜晚还带我们去吃边加兰人的乡愁——聪哥炒粿条。
他说,这档粿条是四湾岛的情感联络站,就如其他乡镇,边加兰也一样,面对人力资源输送去城市的窘境。三代的美食,三代的传承,是四湾岛人童年、年轻时味蕾的回忆。甜酱、鲜蛤、猪油渣调成、组成边加兰的集体记忆、味道。超人说,要知道谁谁回来了,问问聪哥就知道了。
国家发展过度集中城市,联邦政府眼里只看到吉隆坡的需要,而郊区、乡间则继续输送资源,支援城市发展需要。在人力、物力都往城市送的时候,经济蛋糕看似扩张,其实分配就成了问题,以至乎我国贫富悬殊之大,在亚洲排名仅次于新加坡。
农渔技术提升哪去了
上一次一个大马援助金派500元,人民代议士刘镇东在讲座时说60%国人拿到援助金,而政府强推消费税,但国内只有17%的纳税人口。这意味着,扣除可能的逃税、谎报资格,我们最少有50%人口平均每月收入不足3000元。月收入3000元在城市意味什么呢?低收入群而已!
所以久居城市的人,也有倦鸟思返,想象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情怀,但脑袋发热后想到回乡之后的就业机会呢?郊区的就业以农渔为主,像边加兰这样的渔村,半岛99海湾,湾湾皆是。捕鱼、养鱼、渔业下游工业就是渔港主要的工作,但技术落后依然是劳力导向的,结果是这些工作只能让贤于外籍员工。
渔业局、农业局等部门所能提供的技术提升哪去了? 独立至今55年有余,国家对于农渔的补足仍停留在产量津贴、燃油津贴,所以每每触及燃油津贴议题,渔民反弹激烈。而其实,政府成功提升渔民自动化作业,减少人力依赖,所能省下的成本就足以抵消汽油津贴了。
pengerang field 01边加兰这里的确是需要发展的,但石化工业是唯一的出路吗?多年业已形成的产业应永续经营,而不应强加财团所要的深海港口于此,少数权贵所要之发展,不应盖过活了三代人的意见。
小时候,在断电频发的时候,一伙人来到家后的小码头,在没有光害、灯光的夜里,星星是那么闪烁。今天夜里,也来到了这里,人事确已非,景物也渐被消失。
超人会想想,边加兰由浅突深的地势是福报、还是怀璧之罪?
艺术介入环境议题
我是在第一次边加兰考察时候认识成钢的,当时我在想是否能在边加兰复制苏丹街的运动模式,朋友介绍了成钢。第一次碰面,聊了对边加兰运动的想法,嗯很棒的一个人。
李成钢,出生、长大都在吉隆坡。这位邻国某大中文系硕士,2011年以前与边加兰没有关系,但因为石化,让他遇见了边加兰,之后超越了好多柔佛人对边加兰的想象。许多新山人知道四湾岛,而不知道边加兰。以往谈柔东岸旅游,四湾岛海鲜、迪沙鲁海滩、有机园、哥打萤河是很刻板的组成,殊不知四湾岛以外的美丽。
数年后撰写边加兰这些年月的斗争,李成钢、郑凯聪要写入汗青,以艺术介入环境议题。他们是以文化、非暴力的不服从,回应暴力的发展。
我们谈动员时,人人都是运动分子,艺术工作者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立场,支援反公害运动。一路走来,艺术计划得到的回响都很好,摄影师、画家、戏剧表演者、诗人无酬义务献出作品。
pengerang art gallery in klscah 110812 1我们一起办过吉隆坡站的边加兰艺术展“南望”,许多团体都出席了开幕。老师依沙苏林(Ishak Surin)的鼓舞、诗人林嘉汉的叹息、小朋友的手印寄语等创作都是种机遇, 以温柔浸染保村吁求。
虽然有时用硬的方式很痛快,但唯有温柔、文艺才能无远弗届的渗入心里。问他,边加兰站的情况,他说画展让当地居民从新的角度看到自己的故乡,保村的意识日炙。
妈妈业余投入运动
她对边加兰的认识只是一点点,平时朝九晚五,业余投入运动,我们是在芙蓉的工作坊认识的。她第一次知道边加兰的征用课题是关丹第二次的绿色盛会的时候,看到一些年轻人的大字报写着“救救边加兰”,当时只是好奇。
她说,周泽南和杨艾琳一系列边加兰“报道”开始映入脑海,有很不错的宣传和引起更多人注意。之后柔佛黄色行动小组的摄影和图片展览和“艺术计划”的边加兰的风情画艺术展遭当局阻拦,让她无法不注意边加兰课题。
pengerang himpunan hijau 300912 supporter 03那些照片和艺术画,让边加兰的风土人情和淳朴渔村景色刻印在脑子里,惋惜渔村偷换成石化。930她来了,站在讲台上,看着灭村的乌云盘旋在边加兰头上,虽然那天晴空万里,石化是多么悲痛的工程。
不管家乡美不美、发展或不发展、世代是渔村还是城市,都是自己土生土长的家乡。我以外来人身份站在边加兰老祖宗的义山坟墓土地上,深深感觉这真是一片美丽的土地。
椰树三三两两、婆娑多姿的摇曵,海风徐徐清拂,面向蓝天海洋,享受这一刻风雨前来的宁静。下面躺着的世代灵魂,可知道子孙们正面对着严峻的考验,努力为这片土地的命运奋斗着。
她是净选盟妈妈 ,燕雪。
让国人知道国境之南有一难
他们930都来到边加兰晒太阳,3000人?5000人?还是8000人也好,不应是这场绿色集会的争议,一场集会不足以解决所有事,但却能有震撼力。震撼村民的心理,让低潮的人得到鼓舞、让胆怯的人得到激励、让冷漠的人开始注意、让有鬼的人不敢抬头、让恶人原形毕露。虽然有说仓促,但也是村民自决的,至少不是强逼出来的。
pengerang himpunan hijau 300912 crowd at dataran 1010am你可以选择当愁眉的苏格拉底,亦可以选择当快乐的猪,但3000个憨仔远远跑来边疆,不再南望,也许当天天公不疼憨仔,或是要磨骨砺筋,让大家暴晒了一天。而我情愿以为,这是边加兰用它的天气来说爱你,而对村民而言,出席集会就已是莫大的支持了。
一场集会,让国人知道了国境之南有一难,原来有个美丽的地方叫边加兰,可以吃龙虾,而就在知道的时候,它濒临遭国家石化掉的厄运。
集会了、文宣了、悲情了、讲座了、艺术了,反公害的运动一直没有停止过,边加兰接下来的尝试:旅游。怎做? 就看下一步!

卓振宏自况:教育,是我一辈子的工作,启蒙人,遭启蒙是我追求的生活方式。游走在性别、选举、古迹、社区、种族、环境议题,追根究底仍是资源分配与民主。旅游,是我短暂的出走,以身躯体验世界之他,以心领会世界之多元。


社会运动怎么玩:谈新生力量的参与
  • 卓振宏
  • 2012年8月28日 下午5点26分
 
8月24日受社会主义党之邀,到朱进佳新书《江湖救急》推介礼上,谈“428之后,社会运动怎么玩”。被归类参与社运“年轻人”的我连夜寻思,惭愧我其实入世未深,“分享”经验实在谈不上,只有将这几年所看的、听的、感觉的,来谈新生力量怎么参与社会运动,以及其为社会运动所注入的新元素。

社会运动是公民自发性串联的串联,一系列的串联是公民自我重新定位如社会的现况、制度、与社会的关系等的开始,而我以为这些都是寻根的过程——“我”的由来、“我”是什么、国家的主人?还是……

新生力量——旭日东升


以往,许多人尤其是家长对年轻人持有刻板印象,认为他们不热衷于登记为选民,关注享乐。我以为不然,如今许多新起的公民运动尤其是公害议题、莱纳斯、边加兰,还有社区保育议题如捍卫苏丹街等,我看见出席者、发起、领导的都有40岁以下朋友的参与。

NONE这也是一种全球趋势,香港天星皇后码头保育运动、台湾反中旺媒体霸权运动都可见到艺术家、大学生、评论人的身影,而香港的反洗脑运动——即反对香港政府明年推出内容偏颇的国民教育课,给学生“洗脑”,为中国现有体制背书的运动——该最早由学生自组的公民组织“学民思潮”发动,而该组织召集人黄之锋今年才16岁。

当然,本地姜完全不逊色,当我们谈新生力量时,焦点不会只是年轻人,而是更广义的将公民运动新鲜人纳入,无论他们的年龄大小。709之后冒起的SEED选举工作坊、柔南黄色行动小组、净选盟妈妈、黄绿行动小组等,都是社运新鲜人自发成立的组织。所以我对年轻人或新生代不参与政治、不关心社会的说法有所保留,觉得不能一概而论。

当代环境变化——资讯、资历


关于年轻人参与公民运动的开始,我与马青总团长魏家祥博士的看法不一样,魏认为,年轻人传统是反建制、不满现况、工作待遇不佳、少年不得志的不满,我不否认有此可能,但不能一概而论。我以身边所听所见的例子,与各位分享我所想的年轻人如何自发性参与运动,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当今人们与过往人们环境的变化。

第一,人们有了更巨大的资讯掌握能力,资讯无论是硬体或软体都有了质与量的飞跃进化,人手一架手机或平板电脑,资讯的掌握已是信手拈来,而以软体论,社交网络面子书在我国已达到1200万用户(现选民有1400万),相等于有48%人口有面子书户口。

第二,当身历其境发觉这个社会、国家出现了问题。专栏作者苏淑桦在《独立新闻在线》的〈八零后的经济算术题〉写道:

bersih 3 rally 030512 03当薪水赶不上通膨、一辈子可能买不起房子或可能为赛莫达、YTL、Sunway、IOI打“一辈子工”、要旅游就要紧盯Air Asia,买不到便宜机票,今年就不需要旅游。恍然于,原来我们的生活是这样的无力。而这个城市的规划竟不是为了让我们过得更舒服,反而是需要花更多的钱来“买命”(花园围篱、保安)、“买方便”,如公交不便所以买车,这使得人们开始反思社会、城市、国家的现况,还有就是自身在这个国家的定位,当我们说我们是这个城市、国家的主人,但是为什么生活得好像个奴隶,也不能为城市、国家的前进步伐做决定——“我”是什么呢?

点滴的反思不满汇集成公民运动的海洋,也就看到了经典的709和428集会。

上街上多了除了上瘾外,人们冷静下来后就会深思后面的保温运动,接下来的路要怎样走,所以我们看见了净选盟妈妈、选举工作坊SEED、黄绿运动等公民组织的成形,或巡回或接力的举办讲座、工作坊等,我们也看见了知识分子、专业人士对议题的响应,如化学工程师陈式骢对莱纳斯报告的解读、质疑、质问,巡回讲座深入浅出的演讲,使得人们对莱纳斯课题有更多的认识,也让莱纳斯公司一直忙于、狼狈的为报告解释、修改,还有巴钦义医生为武吉公满事件,巡回讲座武吉公满村民健康所受之影响。知识分子、专业人士的直接参与、走入议题,告别了过往观望立场,身份的转换鼓舞更多人的参与。

看人家玩社运——边加兰保育


回到《公民运动怎么玩》?我没有论述,我还是只能以所看到的、感觉到的,来谈我以为的后428,公民运动怎么玩。

我们都需要大家在面子书的share、like、comment,而其内容、参与方式就不能仅限于新闻、“名句精华”而已,我们要的是他们加入运动当中,然后将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五官手脚所接触的讯息,以文字或照片加以广传,这样的方式我以为更能动员社会各阶层的参与。

pengerang art gallery in klscah 110812 1看人家边加兰社区保育怎么玩,这些日子我们看见了村民积极的抗争,还有五湖四海的支援,这就是公民运动强调的互助精神:一方有难,十方来援。当中想谈一谈,其中的参与者之一拯救边加兰艺术计划与柔南黄色行动小组,两者推动的一系列艺术展、照片沙龙等,将边加兰的议题带出边加兰,来到全国其他角落,这一次的槟城国际书展,我们就能看见摄影爱好者如卓衍豪镜头下边加兰一景一色,以镜头与边加兰对话,也是他想对看照片的你说,为何要保存边加兰。当边加兰风情展《回家》时,村民看着画里、照片是她们熟悉的海边、海岸、码头、庙宇、人们,甚至当中还有他们的脸孔时。当画展引起村民讨论时,我觉得这个画展就已是成功了。

边加兰风情艺术展转战吉隆坡开幕的时候,就有两位年轻诗人为边加兰写诗,一篇国语、一篇华语,前者描述边加兰人的疑虑、害怕、担心,后者是边加兰渔村日与夜的消逝。我觉得这样的人文,还有净选盟妈妈与小朋友的手印祈福、打气,都是一系列增加边加兰关注度、曝光率的方式,也告诉了我们公民运动/传达讯息方面,不会只有一个模式,却是存在着多元的选择与想像。

人文参与——直接行动的延续

所以,若说后428的社会运动怎么玩,我觉得就是除了直接行动(direct action )——挡泥机、神手、示威、挡水炮车外,也应用软性力量来延续运动。我一直认为,人文活动如艺术表演、舞台剧、画展、导览等,都是以软而坚韧的手段,回应强硬的压迫。而互动的艺术作品如指印作画,则能使群众更有参与感,而打破陌生或“不关我事”的感觉。

jalan sultan 290612 01至于导览,我认为走到社区谈社区保育,远比坐在冷气讲堂空谈来得更有亲近感,谈槟城世遗内老街的点滴历史,就必须在那里谈、相对的谈苏丹街的历史,就必须在苏丹街谈,如果只能在博物馆谈,我觉得是没有意思的。公众走在老街、看着老建筑、体会社区活力、听着街坊聊天、味蕾品尝老街,这样以感觉五官来接触老街,更能启动反思,而导览是轻松,互动的,让公众能提出想法,激荡思维,对于导览者而言,这样除了提供讯息,还能接收公众意见与看法,时刻调整运动步伐与论述,让公众与社区保育并肩而行,能取得持续发展的可能。

最后,这一些人文支援、抗争活动,正面传达了公民运动不是悲情而已,也是有多元选项、够Fun够好玩的,这点启发更多人的无限想象,这样的百花齐放此能让更多的人参与,走得更久更远。

仅以评论界前辈杨白杨先生的话与各位共勉之:

“社会运动者即使要战斗,也要快乐地战斗。”

也许没历史厚度,但有文化宽度
  • 卓振宏
  • 2012年8月15日 傍晚7点18分
 
那是一个美丽的下午,人文课同学们脚踏槟城乔治市、拿着相机、听着林衣裳讲古、嘴嘻嘻哈哈笑着谈着。让我们说:槟城乔治市是世界文化遗产;让我们说:槟城入遗的条件是文化的宽度与濒临消失的担忧。

导览老师林衣裳说,槟城入遗是除了为人所知的文化融合,还有就是这里的文化非物质遗产,当时国际古蹟遗址理事会(ICOMOS)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评估员David Long农历七月登上周姓桥,看见了笙旗飘扬,桥上人家穿着沙龙折金银元宝、剥蒜头,他震撼于草根生活依旧是槟城的一部分。
 
penang cultural trip 150812 02

古迹老师张集强说,不同籍贯、种族在这里扎根,看见一条King Street(大伯公街)街头到街尾,尽是教堂、清真寺、印度寺、宗祠、庙宇、街屋,各所含有不同文化格式的建筑鳞次栉比,所谓和谐社会莫过于此。

乔治市旧墙有了街名的解说,律是街(Street)、冷是巷(Lane),看见四方冷(Lorong Soo Hong)别以为是卖煎蕊雪珍露、或是制雪柜的,其实就只是一条巷有位四方先生的故居。

林衣裳说,这些是槟城民间的口头约定、口语相传,是以方言闽南语、广东话、潮州话命名的,而非华语命名。这不在槟城,放诸马来西亚皆准。其记录了这段方言的历史,矫枉过正的将街名“标准化”、“国际化”,只会让槟城的现在未来与过去失去联系,还减了槟城的“道地”特色。
 
penang cultural trip 150812 03 
 
槟城老街屋的怀旧搭上现代艺术的开放,乔治市不惟是多元文化的融合,还能让近代与现代相融汇。看看乔治市24副铁线装置艺术,以幽默方式形象化的“讲古”老街的一点一滴。在这里你不必回味旧时代风情,因为这里就是那时候的风情了

铁线装置不是一般沉闷的告示栏所能相比的,超越了传统文宣的框框,也比游客手握着旅游传单更有实在感,在视觉上更有吸引力。老墙斑驳如岁月逝去,搭上了幽默的铁线,怏然成趣,两者的合一是城里另一画布。
 
penang cultural trip 150812 04 
 
社区的保育,除了寻根、解释居民与空间社区的关系,如槟城人与乔治市的关系,还必须扎根于此。上一代的建筑,下一代的艺术将社区的人、物表达了出来,两者的结合予人和谐,而非突兀。“魔镜”以人为题,而以人为镜可知岁月。如果这是FB的status,我要给这位立陶宛籍画家查卡勒维克(Ernest Zacharevic)一个“like”,还有“share”槟城古迹信托(PHT)的支持,还要“share”给所有正为苏丹街保育奋斗的朋友。
 
penang cultural trip 150812 05 
 
如评论前辈杨白杨所言:“社会运动者即使要战斗,也要快乐地战斗。”,就如保育社区除了直接行动冲前挡神手,也能以艺术人文方式战斗,传递阳光的讯息。搞社会运动,如果不能快乐地战斗,是不能持久的。阳光、正面、快乐才能持续与强权周旋。

看着听着林衣裳笑谈当年如何与发展商对峙于老屋前、跟政府僵持时钟分校不应遮起、跟居民谈保育运动与老屋价值。她神采飞扬的谈着,感觉到她的快乐。让我说找一份喜欢的社会运动,你就能快乐的坚持下去。

乔治市的导览题材太多了,宗教、节日、秘密会社、美食、建筑、历史等等,还有一项----黑色旅行。黑色旅游(Dark Tourism)虽是指死亡、灾难、痛苦、恐怖事件或悲剧发生地旅游的旅游主题,其具争议在于“发死人财”或再掀伤疤。惟我以为,必须正面看待,能向世人袒露它的伤处、或过往的悲剧,这样的国家才是承认且认真看待问题,寻找解决之道,唯有这样才能挺胸向前。惟一些国家仍选择用遮羞布掩盖伤口,仿佛一切没有发生过,尤其当承办大型国际项目时,外宾一路走来看得都是国家的美好、或是一片片看板、锌板,夸张时候会因为没有乞丐躺在街头,回国后想起“向X学习”的念头。

槟城入遗前,老街屋大幅遭拆毁、“改造”,尤其政府的城市规划没有详细的古迹保存,那一阵子老屋消失得好快。于是只有入遗,方能保护槟城老街的概念产生了。2007年David Long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来评估之时,州政府为了营造“美好感觉”,有意用锌板遮起成了“废址”的时钟分校。

然而,参与申遗的林衣裳坚持认为要坦荡荡的,将这一切“丑陋的”、“不体面的”袒露在世遗评估员David Long眼前。我以为只有承认缺点、疏忽才能检视不足,方能进步。些许,“即将消失”的危机让评估员担心《马六甲海峡的历史城市:马六甲和乔治市》,会“被“搭上不拉手刹车的发展狂飙,担心一去就不复返。
 
penang cultural trip 150812 06 

我以为,也可以此发展成槟城独特的“黑暗“旅行,警告世人若不加紧关注社区保育、古迹保护的话,时钟分校悲剧会一再复制。此亦能成为往后建筑史教材,翼望能以此有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之效,虽是消极逼近亡羊了,也只能补牢。

9.16《百年茨厂百年老街》活动,属于捍卫苏丹街最新文艺活动,连串活动有小区主题导览,历史、建筑、美食,都会是让吉隆坡人,尤其是年轻族群体认与老街的关系,寻根、寻找历史,也扎根、创造历史。苏丹街之后会怎样,我无法预知,但是我肯定的是,下一次还有谁敢动老街的歪脑筋,就必须面对群众的压力。
 
penang cultural trip 150812 01
 


陈氏书院依然存在:苏丹街导览
  • 卓振宏
  • 2012年8月3日 下午5点17分
 
“书院是宋代的地方教育组织。书院之名始见于唐代,但发展于宋代。最初,书院为民办的学馆。原由富室、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

吉隆坡茨厂街与它的单轨火车站(Maharajalela)交界处的陈氏书院,应当是吉隆坡最熟悉的“书院”吧。它妨如苏丹街茨厂街的入口,且墙屋脊墙上陶塑巧夺天工、犹如上演粤剧,往往便是来吉隆坡茨厂街者最初的印象。然而,书院并非书院,这是美丽的误会。

曾任陈氏书院义务秘书的陈国庆接受《大纪元》的访问,了解当中因由。陈氏书院是以广州陈氏书院为模型而建的,原来的广州陈氏书院是叫陈家祠,但清末时候据说孙中山与同盟会常暗自附属地方宗祠,以推广革命。为了让宗祠与革命撇清关系,当时的满清政府就要宗祠改名,所以陈家祠成了陈氏书院。辛亥革命以后,广州陈氏书院亦恢复旧名。然而南洋这边的,却依旧唤作陈氏书院。(注一)

不是书院,是宗祠


petaling street chen shi shu yuan 030812 04为人莞尔的是,老陈氏书院不教书,现代陈氏书院楼上有补习中心、人文图书馆、兴办人文课程,启迪公众。我以为,如此以来陈氏书院依然存在社区发挥功能,依旧在市民的生活里扮演角色,当古迹成为生活里的一部分时,古迹才算是活着吧。我不认为就算保住了老建筑的外观、装潢,里头的人被赶走了,古迹就真的保护了下来。要延续古迹在社区的生命,就必须让市民能一直使用下去。

过往我也以为将老房子改为精品旅店、背包客栈,是最好的归宿,然而这几年下来,与许多古迹学者、社区保育者的交流,渐渐的觉得这样的社区是属于旅客而已,而并非属于市民的。

上星期,有幸与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妇女组主办吉隆坡老街导览,获得30位公众参加,行走于苏丹街、茨厂街、文化街、中华巷、鬼仔巷,踩着前人现今的轨迹,大伙儿分老吉隆坡昨日、今日、明日的故事。导览老街本为了解更多吉隆坡历史,却寻到了我们与老街的关系,大家的行走不只寻根,还留下根在老街。

陈氏书院:矿家与矿工的公共空间


而每次老街导览,陈氏书院必定是其中一站。它记录了第一代吉隆坡矿家对社会的贡献,位于闹区中的宗祠依旧是116年前模样,陈秀莲、陈春、陈新禧和陈在田等人事迹虽然已是许多吉隆坡口语相传的了,然而陈氏书院的存在不仅为先贤背书,亦是从前矿工、今日吉隆坡人的集体记忆所在。其在从前的角色如宗祠,以现代术语而言就是公共空间了,在这里矿家与矿工歇息,彼此联络感情。

petaling street chen shi shu yuan 030812 02它的屋檐上、屋脊上、樑上、檩上都是泥塑陶塑戏曲,一边是二十四孝、一边是薛仁贵征东、穆桂英、杨家将之类的,还有各种佳官俊杰,一副很兴旺的情况。犹如戏出在屋顶上不间断地演出,在旧时安抚着南来的祖先,在今时或是未来则将会是那段历史的记录。(注二)

宗祠在旧时代的角色,好多的人都有相当的认识如地方的福利部(生老病死)、推事庭(宗族纠纷)和邮汇处(家书、汇票),如若提出它亦为公共空间,联系宗族感情,兼具传承文化的功能也不为过。这样的公共空间由市民使用、主导,且不需收费,而社区因有它而精彩。

陈氏书院是集汉文化与百越文化的岭南建筑,在中国海外难得一见。陈氏书院是以广州陈氏书院为蓝图,1897年由陈秀莲、陈春、陈新禧三人所倡议运筹,惟三人之后因生意出现状况,使得建筑工程停滞,然而柳暗花明又一村,陈在田寻到了锡米仓,为还愿而注资于陈氏书院,使得工程得以延续。

陈氏书院四合院里的中埕有风水“四水归堂”的格局,让雨水能排入中埕下的渠道,还能借此调节温度。前殿前的墙上有着4个以中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为题材的陶塑,妨如在同时上演着四出粤剧。正如团员之一王耀侬所言,这也是文化的传承。(注三)

集体记忆,城市标志


其实,广义而言陈氏书院记录了吉隆坡因锡矿而成市的发展史,当初的草创人就是知名矿家陈秀连。1894年的时候,陈秀连到广东的陈氏书院成立并举行开幕仪式,对建筑的宏伟、建设、各种雕刻都让这个陈秀连感到非常的赞叹。于是回来后与同乡一番商讨,就以500元标到这块地,就开始计划建立。当时就到广州去请一些工匠来建筑,而材料如砖、瓦、瓷雕、陶雕都是从广州运来的。还有宗祠的石柱子据说是由马六甲运来的,请中国的雕工师傅来这边为石柱雕刻。(注四)

petaling street chen shi shu yuan 030812 03陈氏书院的珍贵在于:(一)其粤式风格的完整,在国内是罕见;(二)陈氏书院所保存的照片、会议记录说明了矿家与矿工的生活;(三)陈氏书院象征着当年南来移民的聚落形成,亦显示当年移民原籍多为广东一带;(四)如今的陈氏书院亦是吉隆坡的标志老建筑,深植于吉隆坡人的记忆里;(五)陈氏书院依然保持其于社区的功能性,内附人文图书馆亦提供人文课程,而因毗邻学校也让许多学生来此补习学习。在2006年,陈氏书院已被文化部列入文物保护建筑物。

人类匆匆,城市永存

陈氏书院不在苏丹街,也不是征收单位之一,但毗邻独立遗产大厦(Menara Warisan),今后的命运、建筑结构会否影响、交通的流畅、征地的可能都是当首相纳吉大吉隆坡蓝图实现后,所必需面对的疑虑。当知道拟议的百层摩天大厦(独立遗产大厦)就在毗邻的独立广场后山,团员们最紧张的莫过于陈氏书院是否遭逼迁。所幸,陈氏书院不在这次的征地计划,惟今后旁边有座摩天怪物,它就不可能依然安身立命。

独立遗产大厦建起后,周遭社区所受冲击必定严重,尤其是默迪卡后山的尊孔学校、卫理男校、州立华小和维多利亚,学生家长日后将苦于交通恶化问题。本来宁静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将会因为商业侵入而不再单纯。情况延续下来,学校要嘛申请搬,或被搬,不然就只能黯然的枯萎。唇亡齿寒之下,陈氏书院就算不搬,也早已失去社区角色了。于此,我们对老吉隆坡的回忆就荡然无存了,前人、我们的集体记忆就此随风而逝了。

在整理陈氏书院资料,庆幸相关报道、会刊、录像、录音等相关材料非常多,尤其外国杂志对其的访问尤其多,每次路过陈氏书院都会有三三两两旅人捧着《Lonely Planet》看着书院,举起相机,“咔嚓、咔嚓”四起。我恍然察觉陈氏书院已是吉隆坡的一体了,即为标志性建筑(ICON),身份犹如KLCC等。而吉隆坡门面几经变化,它还是坚持着岭南风格屹立在吉隆坡的闹市,对望老伴侣隆雪华堂。
“人类只是地球上的匆匆过客-,惟有城市将永远存在”
——贝聿銘

注释:

(一)参见《大纪元新闻网》新唐人海外华人(九十三)马来西亚陈氏书院,2005年4月13日。

(二)同上。

(三)参见《陈氏书院115周年纪念特刊1896-2011》简史及建筑艺术之岭南建筑特色,第10页,2011年。

(四)参见《陈氏书院115周年纪念特刊1896-2011》简史及建筑艺术之历史简史,第9页,2011年。


苏丹街“乐安”旅店——不迁不搬不说再见
  • 卓振宏
  • 2012年7月24日 下午5点12分
 
乐安旅店位于苏丹街与茨厂街十字路口,也靠近街尾的巴生车站,这样的位置使人已将当成茨厂街一带的地标,也是往来这区块人们的集体记忆。乐安旅店楼下是咖啡店,而楼上则为旅店房间,目前由杨姓人士租下为背包旅店——Bird Nest。

“乐安”旅店前身为乐安茶店,是由自中国海南琼州南来的陈章伍及兄弟在1938年创立,开店初期楼上房间出租给附近人家,就犹如72家房客般,楼下则经营茶店,至到1955年酒店业蓬勃发展时,才将楼上房间改为旅店,聘人打理。

陈章伍与兄弟先后于30-40年代过番南来,落脚于雪兰莪州雪邦(Sepang)双溪比力(Sungai Pilih),初时以割胶营生且经营杂货店,辛勤工作储蓄后,使买得一片土地种植橡胶树,生活渐入佳境。

然而,因共产党与英政府的纠纷,在地方此起彼落,氛围令人不安,所以陈氏兄弟逐开始物色其他地点,开拓新的生意。后来,经亲戚介绍,获悉苏丹街一间茶店欲出售,陈章伍示威良机,逐向银行贷款,买下了这间茶店并改名为乐安茶店。

从此,为经营“乐安”陈氏兄弟来往雪邦吉隆坡两地,而后陈章伍更召其子陈元熏与陈元禹南来协助打理茶店。几年后,为方便经营茶店,陈元禹携家眷迁居燕美路(Jalan Imbi),而其兄陈元熏则住在茶店楼上房间。

楼下茶店,楼上72家房客


petaling street lok ann hotel 240712 01从陈家第三代陈上好口里了解当时楼上“72家房客”的情况,楼上的那些房间都是很小的,里头住着一户户人家,房间外面放了张桌子用以吃饭,而厕所、冲凉房、厨房都是共用的。当时住客多为在茨厂街谋生的,他们早上出去谋生,晚上就回来。“乐安”的房间,记录了那个时期吉隆坡草根阶层的生活。

到了1955年时候,陈家看准酒店业有发展潜质,将楼上房间改成酒店住宿,“乐安茶店”就改名为“乐安旅店”。惟乐安旅店楼下依旧为陈家所经营的咖啡店,请人泡茶捧茶,楼上旅店生意则另聘请专人打理。

旅店故事多

当时茨厂街一带的旅店就只有乐安,过后才出现了南洋、星光和文华。住客在70年代多来自外坡,如登嘉楼、关丹、吉兰丹、沙巴、砂拉越等,其时旅游没有那么发达,这些住客多为来茨厂街谋生或采购的商贩,住了段日子后就回去。这样周而复始,“乐安”与这些客人建立了稔熟的关系,还会为这些客人保留所指定的房间。

80年代旅游业时快速发展时,因乐安旅店是著名旅游指南“Lonely Planet”所介绍住宿之一,那时候就有很多外国背包客,从德国、澳洲、英国、加拿大、芬兰等慕名而来。据陈上好说,旅店曾有对德国夫妇住客,每年都来度假一个月度假,还曾经与陈家游山玩水。惟现在环境已有所改变,他们不甚喜欢的“新环境”,选择了不再回来。这样的故事在乐安旅店俯首皆是,只是还会有新故事吗?

513与吉隆坡大水灾

NONE1969年时局动荡,戒严当日“乐安”旅店陈家仍未获悉,家中祖母还吩咐孙女一同到医院探访沸水烫伤的义子。车子来到峇都路(Jalan Batu)时,见警察设路障检查车辆,站岗警察见陈家婆孙,劝两人返家。陈家在邻居通知后收听广播,才知道戒严开始了。

513戒严时期,陈元禹选择暂住“乐安”,吃的都是楼下咖啡店的,就这样呆了两三天期间。而在马大医院任职的陈元禹女儿陈上好,也被逼暂住医院。

1970年12月31日,吉隆坡地区狂风大作,暴雨倾泻,连续7天7夜不放晴,巴生河水高涨,积水久久未能消退,这是吉隆坡罕见的大水灾。当时受灾严重地区计有DATARAN(独立广场)、BATU ROAD(峇都路)、KAMPUNG KERINCHI、KAMPUNG DARANG。所幸乐安旅店所处苏丹街地段较高,受水灾影响不深。

NONE虽经历过513与吉隆坡大水灾,“乐安”还是风雨不改地屹立在苏丹街,而陈家更在1971年决定为“乐安”更上一层楼——加建三层楼,增加酒店房间。但是考虑到513时候的突发恐惧,陈家为避免未来任何的动荡,亦决定也将茶店业务出租予人经营,自家只经营旅店业务,陈元禹之子Sunny Tan也在此时协助打理家族业务。当时,顶下咖啡店者为李姓人士并与子协同管理。李某在经营至80年代后退休,陈家就将咖啡店的经营交予其子李昭瑾。

陈家:拒绝搬迁

陈家虽有许多产业,却因政府一连串大型计划而遭征去,如雪邦的橡胶园是为当时的吉隆坡国际机场计划“让路”,在燕美路的故居也遭征去,而如今仅存祖业也因为2010年首相纳吉所宣布的百层大厦与捷运计划,遭池鱼之殃,命运如此多舛。

现今陈家第三代人,不接受搬迁要求,坚持要将乐安旅店留在苏丹街。

原因?陈家所有人都在这里生活过,小朋友读书时放学就会来这里。这是属于陈家的集体记忆,那么他们的记忆与产业就能不理了吗?


苏丹街导览:序曲
  • 卓振宏
  • 2012年7月2日 下午2点30分
 
我们强调古迹延续着几代先民走过的生活足迹,每栋老街屋的木头、石块记录先民开垦于此的痕迹,所以古迹具有承先启后的文史教育功能。衡量一座城市的生活素质,除了人均所得外,古迹保存的多寡、文物古迹是否保存完善,也是重要指标之一,亦衬托该座城市的文化气息。

而且站在地方历史的角度来看,保存代表着我们有关怀过去生活的情怀,由此也会更爱惜自己生活的地方。

“遗迹”、“遗产”、“古迹”


在黄集初先生的安排下,我带着宽柔校友会导览了苏丹街。如今的苏丹街逼迁处于拉锯,好多的吉隆坡人以文艺、表演、导览、口述历史收集方式为苏丹街做点事,惟还是有小部分的群众认为苏丹街两排新旧不一,街后巷脏乱简陋,若称之为文化遗产有些说不过去。

说实在的,当“遗迹”和“遗址”加冕于建筑之上,人们的想象空间开始天马行空了:这座建筑一定是气派万千、雍容华贵等等所能想到形容宏伟建筑的赞美。

当然,决定此处是否“遗迹”、“遗产”、“古迹”并不是一般人说的算了,据联合国文教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保护条约》(注一)所做的定义如下:

1.    表线人类创造力的经典之作;

2.    在某期间或某种文化里对建筑、技术、纪念性艺术、城镇规划、景观设计之发展有巨大影响,促进人类价值的交流;

3.    呈现有关现存或者已消失的文化传统、文明的独特或稀有之证据;

jalan sultan 290612 014.    呈现人类历史重要阶段的建筑类型,或者建筑及技术的组合,或者景观上的卓越典范;

5.    代表某一个或数个文化的人类传统聚落或土地使用,提供出色的范例特别是因为难以抗拒的历史潮流而处于消灭危机的场合;

6.    包含了具有出色的自然美景及美学价值的自然现象或地方;

7.    显示出地球历史的各个阶段主要优秀的东西;

8.    显示出关于生态系或者是动植物生态学的、生物学的过程的重要案例;

9.    拥有最重要及显着的多元化生物自然生态栖息地,包含从保育或科学的角度来看,符合普世价值的濒临绝种物种。

10.    具有显着普世价值的事件、活的传统、理念、信仰、艺术及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链接。

苏丹街虽不是人类创造力的经典之作,周边建筑好多都不是殖民地时期或殖民地以前,也更不可能是(8)、(9)和(10),惟它却是“呈现有关现存或者已消失的文化传统、文明的独特或稀有之证据”,而如今亦是“某一个或数个文化的人类传统聚落或土地使用,提供出色的范例特别是因为难以抗拒的历史潮流而处于消灭危机的场合。”

大马现代史=锡矿发展史
jalan sultan 290612 02马来西亚的现代化离开不了锡矿,若非马来腹地有丰富的锡矿,相信英国宁愿守着海峡殖民地贸易,也不想进来的。鉴于此,马来西亚城市的开拓,锡矿是直接的原因,而往往距离锡矿与河岸之间的地方,就形成了矿工聚落,也是如今一些城市如太平、怡保、还有巴生谷都市的雏形。

只是独立后的今天,当锡矿不在了,人事已非后,这些因锡矿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城市,往后岁月要如何说服后代,这里形成的理由?

苏丹街,甚至于茨厂街是这块历史的一部分,1870年的吉隆坡街道图、1889年吉隆坡环境地图、1895年吉隆坡市镇平面图都标示了这些街道。它们是吉隆坡开拓后,逐渐形成聚落至城市时一并存在的。虽然苏丹街店屋予人凌乱、风格不一的印象,惟这些“景然不同”如同一部笔记,记载这个年轻城市这些年的改变。

不过5月初,苏丹街保卫运动热火莫熄开展之时,文化遗产局接受报章访问指出,苏丹街80%建筑物已经过改建或改变外观,因此虽然历史悠久,却只能列入“未在宪报上颁布列文化遗产”的组别,不受现有法令保护。由此,捷运公司不需获得文化遗产局申请任何批准,就能在苏丹街进行“有关的事务”。

文化遗产局多年前认为苏丹街有素质列为文化遗产,因此该局官员开始自行研究,以找出苏丹街是否符合资格,“经过初步研究结果,文化遗产局于2007年把苏丹街列入‘未在宪报上颁布列文化遗产组别’的文化遗产。”

苏丹街空有“文化遗产”虚名

在上述组别下,苏丹街只拥有“文化遗产”的虚名,却未具获法令保护的资格,但因有了这个名衔,教科书内容可列苏丹街为文化遗产区或建筑物。

Jalan Sultan 160911遗产局是根据2005年国家文化遗产法令(645法令)第67条文,判定苏丹街是不符合法律条文列出的9项资格或条件要求。当局认同苏丹街的集体记忆历史价值是无须质疑,惟实际的建筑物不能符合资格或告诉人们,这是文化遗产。

接受访问的文化遗产局官员披露,他了解国人爱苏丹街,但站在文化遗产角度来看,苏丹街的建筑物是“最大的问号”。(注二)

嗯,官方腔调是这样的,那么我们看看文化遗产局所依凭的2005年国家文化遗产法令(645法令)第67条纹。法令明订文化部门可以该建筑具扮演这个方面的连接角色如现代与过去、社会与文化,教学材料。这样的条件,不会只是“其它”吧。

近同一个时期,新加坡宣布新的历史古迹清单,其中就有45年的新加坡大会堂、56年的林谋盛烈士纪念碑、88年的世界大战阵亡战士纪念碑,列为该国古迹之列。这些年轻建筑成为遗产,在当时亦有争议。

然该国古迹保存局说,这批建筑之所以获选列为国家古迹,是因为它们的社会历史意义以及建筑特色。例如这次获选的新加坡大会堂,前身是“新加坡大会堂与职工会大厦”(Singapore Conference Hall and Trade Union House),和国家迈向独立的历史息息相关。(注四)

为发展牺牲“苏丹”
save jalan sultan protest 060512 15那么,伴随国家历史走来的苏丹街就更具有遗产的资格了,若然不是一条街,也应该将里头仅存的店屋建筑保护起来。然而,吊诡的是文化遗产局说2007年开始努力将苏丹街列入文化遗产,当2010年首相纳吉宣布了捷运计划,掀起激烈争议之时,文化遗产局却更改立场:苏丹街不是文化遗产,捷运公司无需照会或取得批准。(注二)

维持城市价值观最重要的就是让历史的特质继续传承下来,如果为了发展把历史特质消灭掉,那么这就感性和理性方面,都是很大的损失,人们就再也不会喜欢这样一个地方了。然而发展是硬道理下,许多历史的景观“牺牲”给了摩天大楼,即使它刻上了先民百年来生活的印记。

当然在强调培养保存意识外,也需掌握什么东西该留或无需保留,遗产保护不成了阻止城市再成长进步的绊脚石,两者是和谐平行的。惟除非市民们自心里体会到认识历史、尊重传统是一种力量,否则“守护文遗”仍只是虚的口号,无法成为新文化建立的支柱。


注释:

(一)张集强陈氏书院人文课程《城市规划与古迹保留》,第四堂《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

(二)文化遗产局:80%建筑物已改建 苏丹街不受法令保护(中国报2010年5月8日)。

(三)2005年国家文化遗产法令(645法令)第67条纹(Akta Warisan Kebangsaan 2005 (akta 645)seksyen 67 )

(四)连同海滨公园纪念碑群 新加坡大会堂列为国家古迹(新加坡《联合报》2010年12月28日)



这一次换我们来讲——为苏丹街采集历史
  • 卓振宏
  • 2012年6月17日 中午12点08分
 
Bok House遭拆、富都监狱成了废墟、茨厂街成了移工街,是发生在我不注意的时候,曾经的冷漠换来了现在的剥夺感。虽然欲毁掉这一切的正是对历史有敌意的政府,曾几何时默神手拆毁的却是我们的违心、或者曾经因“敏感话题”的逃避。如今苏丹街的存亡是我们文化运动的重要时刻,亦是守护古迹爱护文化人展现“功力”的时刻。

茨厂街社区艺术计划(简称:PJCAP)开始一系列的口述历史采集,而如今卸下教职后,我想要为苏丹街等老街做些事,所以随着两兴大队,为苏丹街写下明日的遗书。

《大家来做口述历史》


oral history project in sultan street 140612 05如《大家来做口述历史》(唐纳德.里奇著、王芝芝、姚力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序言所讲:“口述历史是一种记录历史的方法。人类对历史的记录,在语言出现以前,只能是物传,从遗物看历史。语言发明以后,增加了言传,从口耳相传中获得历史知识。文字发明以后,增加了文传,以文字记录历史。录音、录影设备发明以后,记载历史的工具又增加了音传、像传。也就是说,从物传—言传—文传—音传—像传,人类记载历史的手段不断演进。”

阅读于此浮现了司马迁的著作《史记》,这也是口述历史、文化采集,真有“今月曾经照古人”之慨。

人类活动无比繁富,即使再详细的文献、档案,也只能记录下极为微小的一部分。人们生活中所见、所历、所闻、所传闻的种种活动、认知,不一定都能载入史册,就如茨厂街一带是吉隆坡曾几何时的市中心,见证了这个年轻都市的开垦,一栋栋老电屋

历史的偏差
以往的档案、文献,比较偏重于记录统治阶层的活动,偏重于社会精英的活动,偏重于政治方面的活动,对普通民众的生活,对经济活动、社会生活、妇女生活记录较少。即使有,也多为枯燥的统计数据,缺少有血有肉的个案记录,而口述历史要处理就是让基层草根有发言机会,抗衡只有精英的历史诠释。

oral history project in sultan street 140612 07在普通民众史、社会生活史、妇女史、少数民族史、城市史、社区史、灾难史等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而口述历史可以驰骋的空间很大,它可以给那些原来在历史上没有声音的普通人留下记录,可以给那些在传统史学中没有位置的事件开拓空间。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传统史学主要是统治阶级、精英人物的领地,口述历史则向民众敞开了大门,有一种史学向下的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有人预测,口述史学将成为未来治史的主要方法。

“惟口述历史只是历史材料而并非结果”,曾做过马共历史口述工作的潘宛明在分享会上,就直言口述历史,只是追求历史多元面貌不为一家所垄断,不应仅是填补历史空白的材料。口述历史不是在追求真相这单一目标,也不预设历史有空白,希望采集口述历史填补之。

没有单一真相,只有多元面貌
其实后现代史学,亦强调了没有所谓的真相,带现代知识、教育与认知来诠释历史事件本就带有立场了。不过口述历史所收集的样本即便是受访者乱讲,只要我们的样本够多,还是能从中看出脉络,至少还能解释了为何乱讲。所以口述历史是一份材料,丰富其多元,惟不应矫枉过正以为这就是历史真相。

口述历史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提供资料,惟并非一学派所能用而已。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口述历史可以弥补史料的不足;对于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来说,很多时候口述历史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保留“迟来正义”机会

oral history project in sultan street 140612 01而选择口述历史采集对象在某些层面上反映了一个学者的立场。如在新村蹲点一个月,采集口述历史的陈丁辉所言,口述历史可以让不同的人发言,虽然很多人不接受,认为不客观,不过口述历史是重要的,因它使得历史更民主化。

尽管抢救资料是很多收集口述历史的人的一个共同心声,抢救资料的目的还是为了发现更多的历史真相,茨厂街的历史采集亦是是如此。这个国家历史很年轻,而我们的白色恐惧源自于513冲突,那天后我们选择静如寒蝉,不再为弱势伸张,纵然经济狂飙,我们却是“枷锁无处不在”。

换人来说

社运蓬勃的今天,建立在过去前仆后继民运成果之上。惟他们所经历的苦难,为国家所留下的泪血,甚至妻离子散却是官方不愿记载的档案。笔录音录像录他们的经历,为国家留下“迟来正义”的机会,告慰牺牲的前辈,我们的良知依然不泯。

犹记得年初那场万人空巷的《灯佑苏丹街》,众多表演中的一出舞台剧有句台词:“每次都是他们讲,这次换我们来讲。”,这一次我们就让茨厂街、苏丹街、谐街、棺材街、指天街来讲吉隆坡的历史。

最熟悉的陌生人——锡克教巡礼
  • 卓振宏
  • 2012年6月9日 晚上10点39分
 
“生活在虚幻之中,而又不为虚幻所迷恋,才能得到真正的瑜加(即精神和梵天融为一体)。靠外表的伪装,什么也不可能得到。”

——锡克教第一上师那那可(GURUNANAK)
 
 
马六甲三保井内的锡克寺(Gudwara Sahih Melaka)逢年5月24日始,有段一星期长的典礼以悼念该寺大师巴巴.索汗.辛格(SANT SOHAN SINGH JI)。典礼期间,全国甚至于海外的锡克教徒来此缅怀大师的善行,主持领唱经典《阿底格兰特》(GURU GRANTH SAHIB)3天5个时段。

sikh wedding 090612 073日共5万来自各国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甚至远自欧美的教徒入殿跪拜,而锡克教徒拜的是就是“经典”。我是多元文化“老饕”,朋友通报后,即慕名而来,按规定包上头巾进入殿内,祭坛上有两个大箱子,里面放的是经典,外面用布盖起来,有两个人拿着拂尘照顾,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礼拜”时信徒走近“经典上师”,跪在它面前叩头,额要触地,以表虔诚顺服,稍后便献上金钱或食物,向上师感恩,退下后在会众中打坐,面向“经典上师”,并跟随司会的长老唱“经典上师”内之经文或诗篇。

锡克教徒强调勤劳、勇敢,而且内部团结,互为兄弟,锡克寺往往就是该教的慈善中心,所以典礼期间,有免费餐食提供,来者不拒,惟必需包头巾以示尊重。

每年5月24日


sikh wedding 090612 08马来西亚锡克族群计有13万人口,112间锡克寺,人口虽少但是其彪悍、魁梧的现象早已深植我们文化里,早期庙宇、阴宅更可见锡克警卫的形象物。惟除了脸留长须、包着头巾、手带钢镯,我们对他们一无所知。5月24日首日的悼念仪式人潮汹涌,问问教徒司长这已是第30届了;再问问三保井街坊,大家是知道每年5月24日锡克寺有庆典、很多锡克人、很塞车外,原来都不知道他们来干嘛。

根据联合国网站的资料显示,马六甲槟城得奖的理由在于五百年来连接东西方贸易,并吸收东西方多元文化。马六甲代表15世纪马六甲王朝、16世纪葡萄牙及荷兰人到来形成的建筑及文化;而槟城则代表18世纪末开始英国殖民时代所形成的又一波文化交融。但是,我以为不仅此而已,加多一点:各文化能在这里百花齐放、百鸟争鸣。多元文化双百的同时又能够共存,甚至出现融汇的现象,如和谐街(当地人称观音庙街)内的甘榜吉灵清真寺(Masjid Kg Keling)。

熟悉却又陌生


sikh wedding 090612 04这块土地不曾拒绝任何人,以至于锡克教能在此滋长壮大,还能弘扬海外成为国际间锡克教重地之一。我身边不乏锡克教朋友,惭愧却对他们一无所知。上街时候,我们肩并肩共同取暖,惟其实彼此了解不多,真枉呼马来西亚人。

还好,这座锡克寺的负责人巴贝尔(Balbir Singh)为我们开了堂一日人文课程,简介锡克教的教义历史等。

锡克教宗教符号的圆圈代表无始无终地唯一真神,左右两边的弯刀意涵捍卫真理与正义;中间的双刃刀其实是做饭的刀具,强调实干亦提醒教徒必须努力生产。 “锡克”一词,来源于梵文,意思是“学生”、“弟子”、“信徒”。锡克教徒被称为锡克人,长须发(kesh)、梳子(kangh)、钢镯(kara)、匕首(kirpan)、短裤(kacch)统称5K是锡克教徒的五大信仰标识。

这5件事在锡克教中具有特殊含义。蓄长发、长须表示睿智、博学和大胆、勇猛,是锡克教成年男教徒最重要的标志。加发梳是为了保持头发的整洁,也可以促进心灵修炼。戴钢手镯象征锡克教兄弟永远团结。佩短剑表示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坚强信念。穿短衣裤是为了区别于印度教教徒穿着的长衫。不过,今天的锡克教男子平时很少穿短衣裤、佩短剑(毕竟和平社会了,腰间晃着把短刀还蛮吓人的),但蓄发、加发梳、戴钢手镯仍然极为普遍,尤其是在梳好头发之后,再包上一条长长的头巾,成为锡克教徒的典型形象。

教义起源

sikh wedding 090612 06锡克教于15世纪末由上师那那可(GURU NANK)创立。它是在莫卧儿王朝时期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交流中萌芽的,后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宗教。锡克教徒非常尊重本教的首领和上师,尊称为“古鲁”,意为“上师”或“师尊”。从第一代上师那那可(1469-1539年)算起,到戈宾德.辛哈(Gobind Singh,1666~1708)为止,先后共有十位上师。第十位上师戈宾德.辛哈被暗杀后,虽然还有其他人继任领导,但都不再称为上师。戈宾德.辛哈去世前指定宗教经典《阿底格兰特》为第十一任上师。按照教条,凡承认锡克教义、十位上师和锡克教的著名经典《阿底格兰特》者,皆可成为锡克教徒。

锡克教强调人人平等,男人之间互为兄弟,女人之间互为姐妹。他们奉行严格的一神论,及礼拜几代祖师。锡克教虽受印度教伊斯兰教影响,惟有相当的差异,如反对印度教森严苛刻的种姓制度,也反对其他宗教的偶像崇拜和歧视妇女。
锡克教的历史场景是不断的抗争,为捍卫真理、抵抗专制殖民,锡克教在其早期的盘踞地印度旁遮普组织了军队实行军事管理,多次打败了莫卧儿帝国、印度教土邦的联军、还有晚期的英国人,至到最后遭收编为止。所以锡克教徒不向政治压力低头是历来有之,正如现在的卡巴星哥宾星父子所为。

狮子与公主

sikh wedding 090612 02民族文化宗教强调了成年礼或冠礼,以示信徒已成年能够履行社会责任,造福社稷,锡克教徒的洗礼称为──剑礼,即用双锋剑搅匀的水洒身。之后,男人戴上“头巾帽”(turban),名字加上“猛狮”(Singh);女人头上则披着“纱巾”(chiffon),名字加上“公主”(kaur)”,再奉行5K信仰标识。

其实,海外锡克教徒都是小群体,在保存文化习俗方面须面对所在国强势文化的压力。往往地方上的锡克教,就是锡克社群的中心,在这里进行宗教习俗仪式,维系教徒间的感情。而这样大的一个庆典,吸引区域内教徒前来,加强对该教的向心力。如此以来,建立起个体之间的联系,形成紧密的锡克人网络,汇集资源相互支持。

穿梭于各国信徒之间恍然来到了南亚次大陆,享受着文化冲击。陶醉于信徒咏唱经典,歌颂梵天之时,眼眸里充斥尽是纱丽、头巾,恍惚的我瞥见中文招牌,啊!原来我还在马六甲三保井。